在建筑能耗中,空调系统一直是我国建筑能源消耗大户,如何将采暖、制冷能耗降低一直是节约型社会研究的重点课题。在近日北京有关展览中,笔者发现我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国电设计机械研究所的雷炳成工程师介绍了一套蓄能空调中央系统。该系统夏季蓄冷、冬季蓄热,利用夜间低谷电时间储存能量,从而达到减少日间电网负荷的目的。他说:“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白天与夜间的电网负荷不平衡,夜间有大量的电是富余的。以制冷为例,这套系统在夜间利用低谷电将水转化为冰,在白天的高峰用电时间再把冰里储存的冷气释放出来,从而达到少开或者不开空调主机,减少高峰用电的效果。同时也能减少电网压力,达到节能效果。特别是在制冷需求负荷小的时候,一次融冰制冷甚至可供几天使用。冬季系统利用电锅炉和热泵结合,在低谷电时间将水加热,白天就可以给建筑物提供暖风和生活热水。”
同时,雷炳成还向我们介绍,这套系统并非如人们想象那样昂贵。虽然中央空调机房部分初投资可能会增加20%~30%,但是把整个大楼的空调末端都算在一起,那么只增加10%~15%。而且,以北京的峰谷电差价来计算,三年就可收回初投资,实现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这套系统的优势主要在于充分利用峰谷电价格差,但在某些差价不明显的地区,该系统的推广便存在瓶颈了。既然我国存在日夜用电负荷不平等的情况,那么降低低谷电的价格,使其充分得以利用,从而减轻日间电网压力,何乐而不为呢?另外,许多建筑设计人员对这套系统也缺乏认识,因此产生许多后期安装的问题。若能在设计阶段就将该系统引入,必将对这项技术的推广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据了解,该项技术已在国内近400个项目中实施,如北京的国家电网公司调度大楼、中央电视台、上海APEC主会场等,广州大学城的中央蓄能空调制冷能力更是达到25万冷/吨,目前世界排名第二。
除蓄能空调技术外,利用地热资源的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在节能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现。从事相关研究多年的邓先珍女士介绍,由于浅层底下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收集了47%的太阳辐射能并相对恒温。所以采用收集浅层地热作为资源的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可以说是完全的环保。
该套系统比较适合北方地区采用,在冬季采集80~100米左右浅层土层的热量后,通过能量提升系统,能量可提升约4倍。在通过末端进行冷暖风的释放。虽然这套系统较之用煤采暖每年仅节约20%的资金,但可以说完全保护了自然资源。
目前,已有中国国家大剧院的景观水池、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法院,采用了该套设备。而且,目前国内的该项技术水平已经日渐成熟,某厂商已经取得国际专利。
总体看来,新技术的应用已使得我国在温控节能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国仍然有大面积的小区、写字楼在使用传统的空调设备。
如何加快更新步伐,如何让新技术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应当成为现阶段建设节能社会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