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吸入室外含氧量正常的空气,降低室内CO2浓度;
2. 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去除空气中的固态颗粒物;
3. 将室内外进出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平衡室内外温差。
这三项功能,是各国公认有效的,因而在许多发达国家成为房屋建设的强制规范。例如在德国,早在上世纪中叶德国标准化组织(DIN)就发表了DIN1964第二部分“通风和空调:技术卫生要求”的修订案,住宅通风系统已经于建筑物融为一体,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国内,由于市场推广力度不够、设备生产商鱼龙混杂、行业标准模糊不清、公众认知不全等问题,新风系统的重要意义被严重淡化,目前市场上新风系统的普及率不足10%,比不上国外新风系统普及率的零头。事实上,自2003年非典起新风系统也曾短暂受到关注,但之后便销声匿迹。10余年来,这套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在国外使用较为普遍的技术却一直在中国艰难生存,而近几年随着空气持续污染,这才得以重新走向市场。
如果以一个年限划定国产与德国新风系统差距的话,已经接近半个世纪而言,国内新风系统本身产品也存在诸多问题,仅从三项基本标准而言,在雾霾肆虐的当下,国产新风系统已满足不了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从气流方向可分为单向流和双向流两种,国产新风系统两者都有应用。单向流是指在排风单元的作用下,以正压或负压的方式将室内废气排出室外,但与此同时带来的仍是室外未经过滤的空气,在雾霾日益严重的当下,单向流新风系统显然是不能适用的,而且室内外有温差的空气在置换的过程中会影响原本的室温,降低室内的舒适度。
其次在双向流新风系统(排风送风同步进行)的应用上,大多数国产新风系统技术尚不成熟,这点或来源于风机质量问题引起噪音过大及有效排风送风,换风容易造成短路以及管道细菌滋生产生的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在风机和管道安装和铺设后出现的大大小小的故障都很难解决。
第二,国产新风系统难以去除室外新风中的杂质,如固态颗粒物等。这并不是说国产过滤设备达不到要求,而是主机技术跟不上更高标准的过滤设备。国产新风系统在使用高效滤网时,通风设备阻力变大,于是便存在窜风漏风等现象,好比水压久便导致水管漏水,未经过滤的空气会直接抽向室内,这也是国产新风系统大都采用初效滤网或中效滤网的一大原因。
而大多德国新风系统均采用医疗级Hepa12以上的滤网,高质量的主机和风机能完美解决这一矛盾,能做到出风口零颗粒物。
第三,国产品牌在“热交换”技术的缺陷极为明显,只能做到显热交换,并且交换率极低在50%以下。全热交换技术,即靠能量回收的全热交换新风系统,目前只有德国和日本具备,全热交换达70%已经相当不错了,达到80%算是顶级。
全热交换虽然不能取代空调,但是可以大大降低空调使用时长。以德国为例,住宅密封性和保温性很好,当室内进行空气热能回收,能很好地维持住舒适的室温。
然而在国内,北方冬季时间长,室内外温差大,通过热回收装置回收排风中的部分热量,虽然可以减少新风负荷,但是由于新风温度的降低,排风热回收装置的排风侧温度也随之降低,由此造成排风侧产生大量冷凝水,甚至出现霜冻直至霜堵现象,影响排风热回收装置的正常使用。
德国新风系统有辅助加热功能,在严寒地区不仅能有效预防天气过冷导致的管道使用年限降低造成的换装不便,也能保证在安全运行的条件下,采用预热的热回收方式,自动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以及新风量的大小而改变发热量,从而恰到好处地减小房间热损失,达到迅速、强劲制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