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10-64414097

2025ish供热展

雾霾何时才能消散?院士:十年内难治好雾霾

   2016-11-08 6570

    在雾霾已成为生活新常态时,民众无法改变现状,只好竭尽所能规避一切负面结果。雾霾所带来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也在不断发酵。在种种让人无奈的现象背后,治理雾霾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而让人更加无奈的是,雾霾的治理所要攻克的难题十分复杂。

 
治理难点
 
    中国环科院副院长柴发合表示,我国常规煤炭占到能源消费的67%,清洁能源占比只有13%,为发达国家占比的1/3到1/4,这是导致雾霾的根本原因。
 
    曾被称为“雾都”的伦敦,也是在煤炭使用上发力治理,才恢复天清气朗的。
 
    美国佐治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麦赫姆指出,伦敦摆脱雾霾的主要手段是禁止家庭和工厂烧煤。为此,它于1956年颁布了《清洁空气法》,自上而下加强监管。此外,当时正值英国传统制造业生产向海外转移,国内开始产业转型,几年时间雾霾状况便减轻,城市的空气质量明显改观。《金融时报》曾引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空气资源理事会一名前负责人的言论,称这些治理雾霾的经验表明,真正的成功秘诀是“政府选择不需烧煤的经济增长。”
 
    在我国,治理雾霾最大的难点也在于“煤炭”。国内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短期内恐无法下调煤炭的比重。若改变现有能源结构,就意味着对既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触动,这会引起利益争斗,实现起来颇为复杂。
 
    中科院院士、国家气象局前局长秦大河分析,国家费了很大劲才将煤炭在能源消耗的占比从70%降到现在的66%,本世纪中叶将降到55%左右。煤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煤的问题短时间解决不了,雾霾也难以治好。
 
    除此之外,他认为雾霾的根治需要重大科学技术的突破来助力。尽管在中美两国共同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里,中国明确将清洁能源使用率在2030年提高到20%左右。但他认为,这对彻底解决雾霾问题作用甚微。要解决雾霾,必须要降低每一样产品的能源消耗量。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如果能够降到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就需要有重大发明。“可惜现在从教育到科学都做得不够,实用技术这部分也不够。”
 
    中国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认为,除了能源结构调整这一根本性措施,治理雾霾也应在汽车尾气上发力。
 
    美国洛杉矶也曾受雾霾之困。洛杉矶于1975年通过立法实现了所有汽车都安装尾气净化器,这在治理当地雾霾上是一关键性的技术举措。实践证明,这项举措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万本太具体举例称,基于北大、清华等高校专家们的研究,对于北京来说,汽车排放量是主要的污染物,占一次排放30%左右。为了从源头上控制这类污染,就需要使用清洁能源作为替代。“现在是国家通过各种政策鼓励大家用清洁能源,不是不鼓励。包括车,像北京你要买一辆电动车,国家出钱补助你很多钱的。所以方方面面的政策鼓励你搞清洁能源。”
 
    但目前的困局是,国内“盘子太大”,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难以在朝夕之间完全实现。而且,清洁能源的推广还需要解决投资不足以及技术水平有限两方面的问题。
 
    “要从根本上解决雾霾的问题,就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柴发合表示。
 
    除此之外,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的农民习惯于在冬季烧秸秆,这加剧了雾霾的治理难度。
 
目前,秸秆焚烧已成为影响东北地区秋冬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业内人士表示,在环境治理的“红灯”面前,禁止秸秆焚烧成了一个必须攻克的难关,而要真正地治理好秸秆焚烧的问题,光靠“问责”是不够的。
 
    让秸秆得到合理利用,给秸秆找出一个出路,是防止秸秆燃烧的最佳途径,也是解决秸秆燃烧的有效方法。只禁农民燃烧秸秆,而不给农民出路,只堵不疏,会出乱子的。这就需要政府在资金、技术、人才甚至在设施上建立科学的秸秆处理体系,让秸秆发挥出效益。
 
雾霾何时才能消散
 
    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曾表示,国家已采取35项措施,把任务分解到重点地区、重点单位。相信随着“大气十条”的进一步贯彻落实,通过5到10年的时间,大气污染的状况会得到改善。
 
    “关键还是要转变发展方式、转变消费方式,提高公众和全社会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大家都有责任来采取行动。”他说。
 
    而现在三年过去,城市中的雾霾愈发严重,最快五年的预计已难成现实。
 
    盘古智库理事长、城镇化专家易鹏认为,基于治理雾霾技术掌握已有所提高、政治组织运用资源的能力较强,以及现在经济收入水平高,老百姓对雾霾的忍耐度大幅降低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治理好雾霾“快则十几年,长则三十年就会实现,也是一代人左右的时间才能改变。”
 
    中科院院士、国家气象局前局长秦大河认为,十年内难治好雾霾。
 
    但他也不无安慰地称,在改变能源结构上,政府已经付诸行动。北方已开了好几条石油天然气管道。“去年的能源消耗没有大的增加,碳排放也减了,可见,只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一点不放松,治霾还是有希望的。”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3)》预计,今后中国的环境可能继续恶化,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消除雾霾重现蓝天,可能还需要20至30年以上。
 
    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4)》表示,即使是采取最严厉的措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最快的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奇迹性的改善环境,也需要15年至20年左右的时间。连续两年报告对于治霾时限预期的缩短不知道能否称得上是一种进步。
 
    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变化经济学教授关大博的预计更为具体,在2020年以前,应该会取得一些实质性进展。国内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在2020年以前会有很大提升,二线城市会拖得长一些。
 
    雾霾并非中国特色,在历史发展沿革中,众多国家和地区也曾经历同样的痛苦。在“重现蓝天”的治理路上,英国花了50多年,德国花了30多年,日本花了20多年……尽管硬性类比并不科学,但我们可以从这些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中窥得一二,对自己身处的状况有更清晰的认知。有专家预计,鉴于国内大气污染涉因复杂,今后的环境存在着继续恶化的可能。
 
    虽然治理雾霾不能一蹴而就,但任何人都不会想成为“被牺牲的一代”。不论10年、20年还是30年,我们迫切地盼望那一天到来得越快越好。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