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10-64414097

2025ish供热展

中科院院士谈雾霾治理:要结合气候变化研究雾霾

   2017-03-16 新京报6430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周卫健日前在李克强总理参加陕西团讨论时举手大声说,“总理,我想发言”,她建议集中多学科科学家,攻克“我国北方雾霾的成因、发展趋势、环境影响与应对”研究项目。

“北京重污染,外地污染源较多”

新京报:你向总理提到,我国雾霾的情况和国外不一样,具体是怎样的?

周卫健:中国的雾霾是复合型的,跟伦敦和洛杉矶的雾霾都不一样。中国的雾霾非常复杂,据我们研究,主要是二次污染物。在二次污染物中,包括有机气溶胶和无机气溶胶,它很复杂,完全跟过去单一性的不一样。

再加上农村大量的生物质燃烧也叠加在里面。以北京为例,轻度和中度雾霾主要是自己内部产生的,但重雾霾就是外面输送的比较多,每个时期变化不一样。

新京报:为什么说北京重度污染时,外地污染源较多?

周卫健:这主要是监测的结果。我们有很多手段,比如把室外观测和室外模拟相结合,北京和西安的有关工作我们都在做。中国太大了,污染面积达到几百万平方公里。

中央气象台每次预报重污染天气,从北京下来就是一个条带,到了西安就是个尾巴,这和伦敦、洛杉矶的“点”的特征不一样,是一个“面”的污染。

要结合气候变化的背景研究雾霾

新京报:如何分析研究中国的雾霾成因?

周卫健:我们现在提出,希望不要单一研究一个地点、污染源的问题,要扩展到比较大的范围,看污染物和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从这个角度进行研究。

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看更高层次的问题,雾霾也是会发展、变化的,要结合气候变化的背景进行研究,才能真正把机理找清楚。

新京报:这个范围应当如何确定?

周卫健:还是要根据雾霾的情况确定。比如南方雾霾少,我们就主要研究北方。北方的雾霾有区域性的、季节性的,所以要明确针对北方冬季采暖期,重雾霾事件的发生机制。平时一般的、普通的雾霾,我们使用政府通常采取的减煤、增绿、抑尘等措施都非常好,都没问题。

研究雾霾机理应多学科结合

新京报:你的建议是什么?

周卫健:对重雾霾要有深入研究,这就是总理非常关心的,雾霾的形成机理。机理搞不清楚,施策的针对性就不够,也不那么精准,这也是基础研究的魅力。

 

为此就需要多个学科协作进行分析。比如,为什么北京一吹风雾霾就减轻了?过去冬天冷空气活动强烈,现在没风,再加上自己的污染,这就显得很严重,这个要和气候变化相结合。

新京报:具体需要怎样的协同机制呢?

周卫健:要有一个牵头单位,建议由中科院牵头,组织国内,甚至有些国外的顶尖专家协同攻关,才能完成总理交代的这个任务。

现在雾霾治理这个问题也是中国人的心腹之患,大家都希望有一个幸福指数。如果呼吸的空气都不清洁、不安全,怎么能幸福呢?

雾霾治理问题是中国人的心腹之患,大家都希望有一个幸福指数。如果呼吸的空气都不清洁、不安全,怎么能幸福呢? ——周卫健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