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10-64414097

2025ish供热展

《焦点访谈》报道新风系统让超低能耗建筑更舒适、更节能

   2021-08-25 10750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本周是全国节能宣传周,而8月25日则是全国低碳日,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节能降碳 绿色发展”。说到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我们可能马上就会联想到平时要注意节电节气,在家要少用空调,大热天用空调制冷时要把温度调高一点。而到了冬天,暖气也不要调得太热。这些都是降低碳排放的作法,但看上去好像会影响到生活的舒适度,好像要想减少能耗,房子就住得不那么舒服了。不过,现在有这样一种建筑,既环保低碳,又冬暖夏凉,不少人已经在体验了,他们住下来感觉又怎样呢?

家住河北高碑店市的张先生今年1月搬了新家。尽管只刚刚住了半年多时间,张先生发现,这个房子居住的感觉和之前所有住过的房子都不一样。他手机里的APP记录着家里的温度、湿度等各种实时数据。
  
张先生说,他从搬进新房之后,不再需要暖气和空调,一般也不打开窗户,而是由大楼统一的新风系统24小时不停地工作来更换空气、调整湿度,让屋内空气温度、湿度都处于人体最舒适的状态,温度一直保持在20—25度之间,空气的pm2.5值也降低到个位数。在我们传统印象中,像这样利用新风系统24小时不停机来调节温度、更换空气,按说不是一种节能的方式,因为耗电量可能会非常高。因此,张先生也非常关注,这个新风系统每月到底要耗多少电、花多少钱。

张先生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他是春节前住进新房,采暖季有一个半月时间。而这样一套80多平米的房子,如果是传统集中供暖的方式,一个半月的采暖费至少在700—800元,而这四个月用于新风系统的花费只有不到300元,就解决了采暖、保温的问题。住得更舒适了,花在采暖、保温上的费用却大大降低,随之而来,能源消耗也大大降低了。这样的好事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张先生所住的小区是我国最早建成的超低能耗建筑小区之一。那么什么是超低能耗建筑,为什么会既住得舒适,还能大大节约能源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说:“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三点,一是使建筑的围护结构做到高性能,比如用高性能的窗,良好的、保温隔热的外部结构;另外一种技术就是有效地大幅度提升建筑用能系统的效率;第三部分就是开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等等,这些能源直接给建筑供能,有效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传统房屋之所以不节能,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房子密封性不强,室内外的热量交换快,需要持续不断地用外在的能源,比如集中供暖或者空调来进行升温或降温处理。而超低能耗建筑采取的被动式建筑设计就弥补了这一点,它的建筑外立面保暖材料的厚度是普通住宅厚度的2到3倍,就像给房子穿上了厚厚的棉袄;窗户采用的三层双中空玻璃,隔热防寒作用比普通玻璃又提升了不少。还有,室内外设置隔汽膜和透气膜保证建筑的气密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的丧失。在这样的基础上,利用高效能的新风系统进行温度调节,能耗就会大大降低。

徐伟说:“在北方以采暖为主的住宅里,如果实现超低能耗建筑,比现在实行的节能标准大致要降低50%以上。它不是单纯节能,实际上是在舒适度满足较高的情况下提升了节能。”

在超低能耗建造过程中,保证建筑的气密性,也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房屋室内外气体的交换速度,在冬季防止室内热量的丧失,在夏季防止室外的热气进入室内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龙湖集团北京公司工程职能负责人王长明说:“整个气密性在近零(超低)能耗建筑里面,不光是在外围护的门窗方面有要求;另外在所有外围护都会采用一些透汽膜、隔气膜,对薄弱部位进行加强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呈现出近零(超低)能耗所需要的,在一小时以内换气次数不超过0.6次的指标。”

据了解,传统的房屋在有一定气压的情况下,每小时换气次数一般在2到3次,而超低能耗建筑将这个次数必须降低到0.6次以下。换气少了,保温性自然大大提高。除此以外,无热桥也是节约能耗的一个重要因素。“热桥”,顾名思义就是热量传导时走的桥梁,热桥常常出现在门窗连接处、砖质墙体与混凝土楼板连接处,无热桥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通过适当添加绝热层,阻断不同材料连接处的热桥。

在北京海淀区的这个建筑工地,这里正在建设北京面积最大的单体超低能耗建筑。项目工程人员告诉记者,这里主体结构的无热桥环节就刚刚完成。

所谓冷热桥断桥处理,就是通过添加隔热垫的方式,杜绝了金属件与混凝土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热量流失。从一个工地正在修建的房屋顶层的小样的外观上就可以直观看出,要在一个出风口与建筑的连接处都添加多层隔热处理,才能确保隔热效果。

现在,我国的超低能耗建筑已经来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这是因为我国已经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多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要实现这两个目标,意味着我们将来的生产、生活方式都要发生深刻的变化。建筑领域在总碳排放量中占到了不小的比例。以取暖为例,大多数集中供暖消耗的直接就是煤炭。而用空调降温,所用的电力资源大多数也都是依靠煤电等化石能源。因此,建筑领域如何实施减排也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徐伟说:“按照我们国家的统计,建筑运行碳排放占到国家总碳排放量的20%左右。如果加上隐形碳排放,包括建材的使用和建造部分,大约要近四成。如何实现建筑的碳达峰、碳中和呢?其中措施之一就是使新建建筑尽快实现超低能耗建筑。”

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了支持超低能耗建筑建设的有关政策,国务院2016年发布《“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开展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试点”,“十三五”期间全国累积推广超低及近零能耗建筑达到1200万平方米,涵盖了住宅、公用建筑、工业建筑等各种建筑类型。

2018年建成的河北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采用了很多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夏天在空调不开放的情况下,政务服务中心内仍能保持舒适的温度。

在青岛,2020年10月新建成了中德生态园森林幼儿园。这个幼儿园主体建筑也是采用“超低能耗”的建筑理念,实现室内恒温恒湿,无需暖气空调,就可保证室内环境舒适、无尘,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园区环境。

从试点到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在我国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之路。但是距离真正大范围成为普通人的居所还有一定的距离,那么这其中需要突破的障碍有哪些呢?据了解,由于是种新生事物,这种超低能耗的建筑在材料供应、设计、专业人才等多个环节存在短板。

正因为超低能耗建筑在设计、材料、建筑工艺上和传统技术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成本无疑比传统建筑要高一些,并不是所有老百姓都能接受这种建筑。

显然,要让更多人主动选择超低能耗建筑,除了技术和市场之外,还需要大家来了解这种技术,也需要相关政策的指导和支持。现在,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总目标指引之下,各地正在从支持超低能耗建筑着手积极制定相关的目标。北京、上海、河北等地也从资金奖励、容积率奖励、支持商品房开发等多种方式鼓励超低节能建筑的开发建设。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住进既舒适又节能的高品质住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司长田国民说:“下一步,我们部也通过制定强制性标准,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并且在适宜的气候区全面强制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同时我们部也正在制定城乡建设领域的碳达峰实施方案,统筹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 

在我国碳排放总量中,建筑的建造和运行要占到将近四成,控制和降低这个领域的能耗和排放,对于实现减排目标至关重要。这种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又舒适,恒温恒湿又干净,值得推广。当然,各地在推进超低能耗建筑建设的同时,也需要根据各自的条件选择适合的技术路线和方式,不能搞“一刀切”。其实,不仅仅是建筑行业,2030年碳达峰目标已经进入倒计时,迫切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从办公室到流水线,从居家到出行,节能降碳既是一种健康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是和各行各业都有关系的一种环保责任,需要理念更新,也需要方式创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