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让公共卫生从幕后走到台前。在世界逐渐从疫情中恢复的今天,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代公共卫生仍存在许多挑战。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双重疾病负担依旧严峻;精神心理健康、伤害防护是重大健康问题,但缺乏足够的重视;环境健康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疾病负担的重要来源,亟需进一步管理和干预;以上健康问题对不同生命阶段人群的影响不同,构成了生命全过程人口健康问题。当前现状距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或我国“健康中国2030”制定的目标仍存在较大距离。各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携起手来,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宗旨,共同应对当代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要实现SDGs(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缩写SDGs)和“健康中国2030”提出的重大目标,应认清当代公共卫生存在的挑战,为推动重大健康目标的实现、促进公众健康提供着力点。
空气污染是人类最大的威胁
空气污染也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众多,也因污染的类型而异,但大多数和人类活动以及燃料燃烧密切相关。为了限制全球污染物浓度,2005年,WHO发布了第一版全球空气质量指南(Air Quality Guidelines,AQG),规定PM2.5、PM10、NO2年平均浓度应不超过10、20、40 µg/m³。随着近年来对大气污染健康效应的理解越发深入,许多研究表明污染物在上述阈值下仍存在健康危害。2021年,WHO发布了第五版AQG,首次把上述标准下调至5、15、25 µg/m³,同时设置了一系列临时标准。以PM2.5年均标准为例,1~4级的临时标准分别为10、15、25、35 µg/m³。然而,当前全球只有不到10%的人群年平均暴露低于第五版AQG规定的PM2.5、PM10标准,不到23%低于NO2标准。我国曾饱受空气污染的威胁。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在2017年之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10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各省级行政区也相继出台了省级防治计划。2018年国务院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污染物浓度和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制定了更严格的目标。这些政策为我国的空气质量保护工作制定了蓝图。近10年来,我国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但需要认识到,当前我国仍是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超过99%的人群PM2.5暴露在WHO AQG规定的5 µg/m³以上。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规定PM2.5年均浓度不应超过35 µg/m³,仅为WHO AQG的第四级临时标准。随着我国环保工作的逐步推进,应制定更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或通过设置省级标准的形式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浓度。空气污染的健康效应是多方面的。2019年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约667万例,是导致当年死亡的第4位危险因素。空气污染的健康效应可分为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短期效应是指短时间内暴露于较高浓度的污染物,可能加重原有的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诱发哮喘等。长期效应包括导致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呼吸道感染、癌症等疾病的风险升高。随着近年来暴露评估手段的进步,更高分辨率、覆盖时间更广的污染物数据得以和大规模人群健康研究链接,空气污染的健康效应得以更加精准地估计。例如,通过将高分辨率的PM2.5历史数据与我国大型人群队列相链接,研究者进一步确认了PM2.5与我国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关联。此前未曾揭露的健康效应也慢慢浮出水面,如和食管癌、骨质疏松/骨折等疾病风险升高关联。另外,污染物之间以及污染物和人类行为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得污染物的实际健康效应可能被低估。
气象条件的改变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都会影响大气中空气污染物与气源性过敏原的浓度及分布。空气污染与温室气体同根同源,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仅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其中的温室气体也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而气候变化不仅能影响大气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还能促进光化学反应产生二次污染物。另一方面,全球变暖会使植物花粉季节延长,并提高空气中的花粉浓度,增强花粉的致敏性,进而加重过敏性疾病的负担。气候变化将与空气污染、气源性过敏原产生联合作用,影响气候敏感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对人群健康造成复杂的风险。
冷热不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早已确认。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地球气候系统正在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近50年全球变暖的速度前所未有。与此同时,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还导致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严重后果。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类活动所致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是造成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人类健康面临着巨大挑战。未来,气候变化很可能会超过环境污染而成为全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在全球变暖所导致极端天气事件越发频繁、影响程度越发强烈、影响范围越发广泛的背景下,如何全面认识气候变化与健康的关系,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风险,是人类社会在21世纪所要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炎热的夏季,如果人体经常从炎热的环境进入很寒凉的室内有空调的环境,有可能会造成人体的冷热调节障碍,也就是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的障碍,而出现发热或者中暑的情况。这种情况可以表现为空调病或者暑湿感冒等,在突然进入寒冷的环境之后,毛孔会收缩,反而导致之前体内蓄积的热量排不出去,出现中暑,体温升高的情况,因此要注意避免反复的冷热交替。空调的房间温度不要开得太低,要注意间断的通风透气,这样减少空调病或者夏季暑湿感冒发生的风险。人要环境温差改变,减少在炎热的环境中呆的时间。如果极端温度与环境湿度的复合暴露同样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更大风险。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甚至达到饱和,人体排汗能力降低,出汗后汗液也难以蒸发,从而使得人体无法正常散热,身体更易产生不适而发生中暑。相反,在低湿环境中,干燥空气更容易刺激人体的眼睛、鼻子和喉咙,从而会引起呼吸道疾病的急性发作。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因为寒冷常常引起老人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加重心脏负荷,可能诱发心肌梗塞或者猝死。低温下血管收缩会引起血压升高,超出脑血管代偿能力容易出现脑出血等疾病。一到冬季,心脑血管病人急剧增加,部分病情严重者会因此失去生命。冬季也是呼吸系统病人最难熬的时候,由于冷空气及污染空气的刺激诱发慢支急发,肺气肿,肺心病,出现严重呼吸衰竭者可能会难以渡过冬季。另外冬季超低温度下,如果发生意外,在零下几十度的室外,人体体温会急剧下降,从而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科学家发现,25℃的环境最适宜人类生活,在这个温度下,人体没有冷热感,身体内的毛细血管舒张平衡,感觉非常舒适。有试验显示人体最低体温极限是大约14.2℃,最高体温极限是46.5℃,超过就必然死亡。人体的耐寒和耐热能力因人而异,只要外界温度影响到人体体温,超过每个人能耐受的体温极限就有可能危及生命。
全空气系统系统能改善冷热不平衡和空气污染问题
随着我国老百姓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大众也开始慢慢注意个人健康问题。此次疫情期间,具备空调、新风、净化功能的产品备受消费者关注,产品销量火爆。如新风空调、新风系统、空气净化器、消毒杀菌、净水设备等销量明显提升。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室内净化专业委员会罗斌秘书长分析表示,未来,带恒温、新风、净化、杀菌功能的空调产品发展前景广阔。受空气环境等因素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并不高,于是全空气系统成为了这些地区保持室内冷热通风空气品质的工具。原理是外界空气净化输入将室内的空气置换,进入,排出,在不同季节,工作的原理也会有所变化,冬季是经过预热系统,夏季是通过热交换器,从而输入预冷的空气,从而保持冬暖夏凉恒温的效果。
全空气是将新风换气功能融入空调产品,其外观和传统空调没什么区别,仅仅增加了一条单独的新风管道,相较于传统空调+新风系统来说节约了大量生活空间。而且可以选择单独开新风功能,也可以和空调制冷制热同时开启。全空气系统与普通空调相比,在功能上有两个优势。其一,可补充室内空气新鲜度。因为人体长时间在房间导致空气质量不好,使室内空气差,通过室外含空气补入,提高室内空气的洁净新鲜度。其二,可排出室内污浊空气。长时间使用空调,室内轻易产生各种异味,如汗臭、体臭、烟味、细菌等,通过换气空调对室内空气不断更新,及时排出室内异味,使空气质量提高,有利于人体的健康。从最近年消费者对除菌、杀菌空调关注度高的状况来看,“全空气品质时代”已经来临,包括很多品牌都在积极布局这一组合拳产品。其主要作用是对建筑或各个室内空间内的空气环境进行调节和控制,主要内容包括调节和控制空气中的温度、湿度、流速、洁净度等参数。在科学技术的加持下,现在的空调将不只是“空气调温”设备,它还可以具备新风、净化、杀毒等一系列的新功能。不仅能合理利用公共资源,还能为消费者所生活的各个环境带来更多非常实用的用途。无家电不智能时代,全空气系统也相继成为了智能家居中的一员。企业想要做好产品,还需依靠互联网,通过网络“赋能”,让全空气成为智能家居的一份子,实现万物互联的使用场景。比如在炎热的夏天,用户通过智能门锁开门的瞬间,智能系统开启工作,会关闭窗户、开启智能全空气系统,系统通过网络里的实时温度,进行增加或者减小温度的操作,让室温保持至舒适的区间,并持续保持这一环境。如果用户想要调整温度、送风角度,通过语音即可完成,简化了用户使用的操作步骤,为用户提供更加简便的生活方式。
而未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以及健康要求的不断提升,全空气的角色也将发生质的转变,解锁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恒温、新风、除病毒等新功能无疑是未来市场成长的新契机。市场从价格战变成了健康战,为空调和新风行业指引了新的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空调企业、新风产品企业投入全空气产品的研发制造中来;将不断推陈出新,将更多更好的产品推向市场,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