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10-64414097

2025ish供热展

铜价上涨商用空调行业遭重创

   2006-06-05 互联网11780
核心提示:    “五一”期间,每吨铜的价格上涨了4800元,增幅达到了10%,这是近10年来从未有过的巨大涨幅。以平水铜为例,
    “五一”期间,每吨铜的价格上涨了4800元,增幅达到了10%,这是近10年来从未有过的巨大涨幅。以平水铜为例,4月30日时每吨均价为67650元,到5月8日时每吨均价达到了72150元。
 
    众所周知,在制造商用空调时,有30%以上的原材料是铜,平均每台中央空调机需要铜10公斤以上,为家用空调压缩机的4倍多,因此铜价上涨对空调机企业形成的压力最大。同样,在安装过程中,也一样离不开铜管等一系列原材料。据上海一家空调安装公司透露,他们在3月份接到了一个小工程,按当时铜的价位核算,还能够有预期的利润空间,铜价上涨不仅使他们分文不赚,还要赔上几千元。由于有合同在先,这家安装公司可谓有苦难言。
 
    铜价上涨使以其为原材料的中央空调行业遭受重创。受害者除了空调企业,还包括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空调安装商,以及最终的用户。面对急剧下滑的利润,他们的出路又在哪里?
 
    商用空调厂家
 
    成本突升高开始寻出路
 
    铜价上涨使得中央空调行业原本走低的利润又一次受到挑战和威胁。据美的集团旗下东芝开利公司负责采购的副总经理吴文新介绍,按照他们平均每台空调机用铜6-7公斤计算,至少要增加5-8个点的成本,压力可谓非常之大。据了解,由于资金的压力,能够做到预先备一批原材料的企业并不多,即使有备货,其用量也仅仅在一个月的使用量范围之内。
 
    据了解,由于资金的压力,能够做到事先备一批原材料的企业并不多,而且既使是有备货,其用量也仅仅在一个月的使用量的范围之内。“我们原来囤积的原材料只够用一个月的,根本应付不了原材料涨价的大环境!”三菱重工空调中国区的一位经理这样抱怨道。据了解,所有的中央企业的备货都不多,甚至包括大金、约克等国际知名品牌,虽然他们有国外的零部件库存可以应付一段时间,但一个月以后就可能难以支撑门面。虽然有些企业预测到原材料涨价的趋势并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但在原材料全部涨价的大环境下,少量的原材料囤积只能是杯水车薪。而且从近期的情况来看,铜价走低的趋势还不明朗,这让很多中央空调企业很是头疼。
 
    按照惯例,企业遇到某一原材料价格上涨时,往往会采用降低另外原材料成本的方式,以此来平衡整体制造成本。但由于在中央空调行业,所有原材料中最为昂贵的铜,而且铜占到总体原材料30%的比例,采用降低其他原材料成本的方式来平衡整体成本根本就不可能奏效。上调价格便成了解决原材料涨价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
 
    随着铜价等原材料的迅速上涨,各大中央空调厂家开始酝酿涨价,以应对日益走低的利润。记者最近从格力、美的等空调厂家获悉,他们已经预测到铜价的上涨,空调产品的涨价也在悄然进行,他们在采访中纷纷表示,宁愿将空调产品价格上调,也绝不采用劣质材料来顶替昂贵的铜。
 
    与此同时,行业专家预言:受铜价上涨的影响,商用空调产品价格上涨已成定局,黄金周期间,商用空调价格不降反增的局面是对商用空调行业涨价有力的证明,商用空调要想走出目前的困境,除上调价格之外,别无它路可走。从各种现象看来,一轮商用空调涨价的大潮已经势不可挡,涨价也仅仅是个时间问题。如果不涨价,企业的利润就会受损,单纯为了销量而舍弃追求利润的做法无疑犹如\"饮鸩止渴\",是一种不可取的短视行为。
 
    虽然短期内商用空调行业上调价格将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产品销量,然而,它却符合行业的健康发展要求。理智的消费者会理解企业涨价的背景,他们反而更加信赖整个行业,短时的销售波动也会得到控制。
 
    铜价的飞涨使很多商用空调企业开始寻找新的出路,选择弃铜的办法边开始浮出水面。方法包括寻找铜的替代品铝,或者经过处理的铝合金,以及主推含铜量较小的空调机型等。
 
    据悉,“铝代铜”从成本角度分析十分乐观:以一台5P家庭中央空调外机为例,铜占的成本比例是19.83%,一拖一的产品能占到30#,其中使用铜材料的总费用是1100元,如果用铝代替其中的发卡管和管路预计能降低成本415元,整机成本降幅高达7.5%。据专家介绍,在“铝代铜”的可靠性实验方面,很多厂家已经进行了实质性研究,估计近期有望实现替代。如果此举得到大面积推广,将大大缓解目前的“铜涨”给行业带来的成本压力。从资源的使用方面来看,“铝代铜”也将会是空调行业发展的有现实意义的新探索,这种探索的启发恰恰是来自于铜市的不正常浮动。
 
    分析人士指出,家电企业应对铜价上涨的措施,除了寻找替代品后,还要加快技术研发、进行铜材套期保值等等。停止生产低价位的空调产品,提高产品出口价格等也是应对铜价上涨的有效措施。
 
    压缩机企业
 
    两头受挤压锐意行改革
 
    铜是生产压缩机的重要原材料之一,连续的铜价上涨使压缩机企业的日子越来越艰难。近两年业绩持续大幅增长的上海海立,在近期内利润出现快速下滑趋势,其中主迎业务同比下降26.35%,净利润同比下降65.57%。海立方面将业绩滑坡的原因归结为“铜价急剧攀升导致成本大幅上升,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据悉,由于铜价上涨,海立和日立品牌的单台压缩机成本平均上涨了24.32元。而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在近期发布的2006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中称,2006年1到6月预计将亏损1500万元到2000万元左右。
 
    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致使压缩机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而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无疑是抵消成本增长最直接的办法。然而在空调产品利润微薄的情况下,夹在中间的压缩机企业进退两难。在采访中,压缩机企业的相关人士普遍认为,压缩机涨价的可能性不大。
 
    为了应对铜价上涨所带来的压力,全球最大的制冷压缩机生产企业——恩布拉科选择了通过优化设计、推出高能效比产品等方法来抵御生产成本增加带来的压力。据恩布拉科北京分部负责人介绍,在2006年,他们将向中国市场推出最先进的EM系列第三代压缩机产品,这种新型产品能够降低一部分成本压力。海立公司总经理沈建芳表示,他们正在向努力推进压缩机向小型化、高效化方向发展,研究以铝代铜、以钢代铜的技术。铜价的上涨虽然使中央空调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但其有可能引发制冷技术的革命。在国家政策、家电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高效节能必将成为压缩机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分析师:滕泰铜价的崩溃即将来临
 
    虽然供求关系的变化是研判商品价格走势的基本因素,但对铜等大宗商品而言,关键是正确把握产品的供需弹性特点。
 
    弹性较小提供了操纵空间
 
    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供给量的变化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其数值等于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一般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表示。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数值等于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经济学在论述价格弹性较小的商品时,最常用的案例是食盐:在人口数量确定的前提下,无论盐价高低,食盐的需求量和消费量都不会显著改变。因此,如果不是国家专营、统一销售价格,就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假设是私人垄断,就会抬高盐价,提高居民生活成本;如果是放开经营、自由竞争,则会带来食盐价格周期性的巨大波动。铜就是这种情况:供给和需求弹性都很小的商品,在表面上自由竞争的市场背景下,被垄断和投机力量所操纵,所以价格才有可能会远远脱离生产成本和供求关系。
 
    铜作为电缆、机电设备、家用电器、电子元器件等工业的必需品,在没有发现有效的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前提下,其需求很难因为价格因素而有根本性变化。因此,在一定的经济背景下,铜的需求数量也是相对稳定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大部分年份里,铜的需求弹性都小于1,也就是说,当铜价格上涨时,大部分以铜为原材料的产业,并不能因为价格上涨而大幅减少对上述商品的采购;反之,即使价格下跌,对上述产品的需求也不能迅速增加。或者说,在铜价格上涨过程中,需求量减少的速度远远小于价格上涨的速度;价格下跌过程中,需求量增加的速度也远远小于价格下跌的速度。
 
    就供给弹性而言,三个原因决定了铜的供给弹性较小:其一是资源储量和地理分布的限制。作为化石性(不可再生)资源,世界铜的探明储量约4.75亿吨,从未来较长历史时期的需求分布、不可再生性特点分析,存在着长期稀缺性。此外,铜矿资源在地域分布上的高度集中,从而使资源出产国家都有能力基于未来战略对开采、加工能力进行既定的规划和限制。其二是垄断的控制。国际铜业协会旗下的几大会员代表着世界精铜产量80%的矿山及冶炼厂以及世界上最大的8家铜和铜合金加工企业,这些加工企业控制着世界精铜的绝大部分供给,是国际上决定铜价的重要力量。其三是生产周期。由于探矿、开采条件、冶炼技术等必要的过程,铜的生产从勘探、采矿,到最后生产出电解铜,需要3到5年的周期。以上三个因素决定上述大宗原材料产品的供给量相对稳定,即使价格上涨,供给量也难以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反之即使价格下跌,供给量也不会迅速减少,实证研究表明,在大部分年份中,铜的供给弹性都也小于1。
 
    在供给和需求弹性都比较小的情况下,二者的弹性比较就成为最重要的因素。由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以及技术进步导致的节约或替代,铜的需求对于价格的反应,一般会大于供给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实证研究表明,在大部分年份里,铜的供给价格弹性系数都小于需求弹性系数。
 
    只有理解了上述产品供给和需求弹性都小于1,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的特点,才能够理解为什么近三年来铜价格的连续上涨。在全球经济繁荣、总需求稳定增长背景下,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经济高速增长导致的对铜等大宗原材料需求的增加,打破了原有的供求平衡格局。而上述商品的供需弹性特点就决定了:只要存在很小的供求缺口,就可能导致很大的价格上涨。事实上,全球铜的供需缺口并不大,2004年全球铜的供需缺口只有89万吨,2005年缺口只有6.4万吨。即使是上述供求缺口也有很多人为制造的成分:这主要包括大量其他商品的投资和投机商(非铜消费商)开始囤积铜,铜的操纵者煽动主要铜矿和冶炼厂工人罢工,现货铜垄断厂商人为控制铜矿开采和冶炼增加的速度等等。
 
    此外,中国加速工业化对铜的需求增加作用被大大地夸大了。正因为如此,铜的价格从2003年的1700美元上涨到2006年5月份的8800美元。
 
    供需转向过剩可能带来较大下跌空间
 
    2006年以来,随着铜价的加速上升,需求弹性开始增加。就中国而言,2006年1至4月份,铜及铜制品的进口量同比下降20%。除印度之外,中国、日本、台湾、美国、欧盟的铜消费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越来越多研究机构都预测2006年全球铜市供给大于需求约20到30万吨。比较权威的观点是,2006年全球原生及再生铜在内的全球精炼铜产量今年预计将增至1,756万吨,较去年约增加111万吨或6.8%;同期消费量将回升,预计将增加约80万吨或4.9%,至创纪录的1,731万吨。全年铜过剩大约25万吨。即使对铜消费增长和铜价最乐观的研究机构也认为今年全球铜的供给过剩将达到5.5万吨。
 
    就如同在过去的2005年全球铜仅仅短缺6.4万吨就导致铜价从每吨3000美元一直上涨到现在一样,现在铜供给过剩的数据较小并不意味着铜价下跌的空间不大。恰恰相反,只要铜存在很小的供给过剩,就可以有很大的下跌空间。不仅如此,由于铜的供给和需求弹性特点,在铜价价格下跌过程中,铜的供给减少速度和铜需求量增加的速度也远远小于价格下跌的速度。不仅如此,之前不需要消费却囤积现货铜的投机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把这部分隐藏的供给释放出来。此外,下跌预期一旦形成,短期内消费还会延期——结果,如同上涨过程中的供求缺口被放大一样,下跌过程中的供求过剩也会被一步步放大。
 
    总之,虽然2006年全球供给大于需求也不过20-30万吨——这已经足够让铜价有很大的下跌空间了。由于上述供需弹性特点,对于铜价趋势的研判关键是把握供求的性质临界点,至于供求差额的具体数量则不重要。
 
    铜价崩溃即将来临
 
    与2004年全球铜短缺89万吨,2005年全球铜短缺64万吨相比,2006年铜的过剩不管是25万吨,还是5.5万吨,关键是这种供给与需求变化的临界点即将来临。而在这种临界点变化即将来临的情况下,铜价却从年初的4400美元上升到5月上旬的8000美元以上。显然,这已经是最后的疯狂。
 
    铜价最后疯狂所依托的不仅仅是供求关系的价格弹性特点和过去两年里微不足道的供求缺口,更仰仗于资金优势和操纵了力量。按着单边保证金计算,伦敦期货交易所的期铜占用保证金水准不过37亿美元,相对于庞大的国际金融市场而言,只不过是一个容易被操纵的小盘庄股,同样,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保证金水准只有区区13亿人民币,相当于中国股市上被操纵的一个小盘庄股。
 
    铜价最后疯狂并不能够解脱操纵者可能的悲惨下场,唯一的作用是尽可能地远离其成本区,从而使铜价崩溃后即使经历巨大的跌幅,也有机会出逃。
 
    总之,从铜的供求关系和供需弹性特点分析,继续向上操纵铜价的基础已经完全不存在了。从近期疯狂上涨的操纵手法相比,一切都是为了出逃,连操纵的意图和操纵的力量也逐渐衰退。随着现货囤积的风险不断加大,以及期货持仓量和对手盘的日益萎缩,铜价的崩溃即将来临。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