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10-64414097

2025ish供热展

中国空调生产企业的“活”路

   2006-09-26 9560
核心提示:      根据北京晨报报道,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内忧外患”中,加之欧盟“绿色指令”实施对空调出口影响负

 

    根据北京晨报报道,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内忧外患”中,加之欧盟“绿色指令”实施对空调出口影响负面;企业迫于各种压力所采取的整机价格上调手段所引起的市场动荡,造成部分城市消费能力释放后置等等,过去的大半年再次成为空调企业的“灾年”,截至2006年8月,长岭、古桥、先科、小鸭等17个空调品牌在国内市场消失。全国重点城市空调的零售也经历了自1991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据了解,在尚存的52个空调品牌中,销售量占有率不到0.01%的品牌为18个,占整体品牌的34.62%;销售量占有率低于0.1%的品牌为34个,占整体品牌的65.38%。在目前整体市场相对低迷的情况下,2007年必然将有更多品牌濒临崩溃。

    04年为笔者在为一家空调企业做年度营销策划的时候就有今天的预感!由于压缩机几乎全是进口的,空调外壳又是从专业模具生产企业采购的,每个空调企业只要组装就可以了,所以中国空调工厂被成为“螺丝刀工厂”!当时我服务的那家空调企业年度销售额有3亿多元,但如果按照涨价后的生产成本进行倒算,结果就是利润只有不到300万元了,当时我就在思考,随着价格战和成本上涨的幅度不断加剧,中国空调业离大洗牌的日子不远了!果不其然,2年未到就有17个品牌先后消失!如同几年前彩电、手机和电脑业一样,空调产业将经历痛苦的动荡与市场清洗,其困境根源还将长期存在。笔者试图通过梳理其间脉象,研究对策之规律,希望能给煎熬中的中国空调业提供一臂之力!

    一、中国空调企业的症状

    1、中国空调企业缺乏品牌塑造努力——空调只是冷暖用品?:

    也许空调企业是属于功能性很强的产品,也许是因为竞争对手太多的缘故,也许是因为价格战太激烈,或者是企业成本压力大,中国空调行业一直采取无差异化的策略去做市场,一直就是用价格定位来区别高中低端的产品,也尽管三大品牌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50%,但中国空调在消费者眼里,空调就只是冷暖用品,如此这么物质的关系,中国空调又怎么能不陷入价格战的旋涡里呢?

    2、产品属性高度雷同——严重降低中国空调企业的盈利能力:

    其实这是中国空调企业最大的弊病,尽管有很多企业打出了性价比、环保、节能等等什么的,但究其产品本质差别不大的,空调外观也大多极其相似,而且三包政策实施后,强制性服务这一块大家都是必须遵守的,如果差别不大,消费者那只有选择价格最便宜的了。因此,产品的高度雷同是诱发价格战的最大的因素!

    3、价格战—树欲静而风不息:

    中国空调业集体学习彩电行业,从99年开始正式进入价格战旋涡,直至04年生产成本上涨,方知价格战是双刃剑——先损人后害己!让很多空调企业哀叹不已,但由于竞争的压力,中国空调业对价格战也好象已经形成了一种依赖,节日大降、平时小降,在一些大卖场的压力下,个个比着降,在季节性很强的特征情况下,大家也都认为好象跟风晚了就会形成重大损失,价格战似乎已经成为公认的维持销售的救命稻草!

    4、重点城市的整体零售市场的下滑——考验中国空调企业的营销转型能力:

    由于多年来的促销战,中国城市消费群的消费能量被超前释放了,再加之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引起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下滑,使目前中国城市的空调消费缺乏前几年的牛劲,所以06年全国重点城市空调的零售也经历了自1991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这将影响到所有中国空调企业的竞争策略,也就是说凡是那些依靠大卖场(百货商场)走量、在三、四级市场缺乏经验的厂家将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现在起三年内的营销状况都将面临赤字威胁!

    5、应收账款与库存积压、挤占资金的攀升——严重制约中国空调行业创新:

    由于生产成本的变动是神鬼莫测,所以很多企业都有年度初储存原材料的习惯,再加上采用代理制和KA模式拓展市场,在各中转仓和KA仓库的备货、以及帐期等企业每年的占用资金,都占年度资金的很大一部分,以至于每年能用于“终端建设、促销导购、广告宣传、推广活动”等等市场拓展的费用很难超过20%,当时我服务的那家企业就只有15%左右,到后来给我们的服务费也是从机动资金里挤出来的!所以一到旺季,企业就只能用最简单的方式——降价了!

通风设备网:http://www.tfsb.net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