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内容:如果房间较小、室外有风或较寒冷的情况下,开窗时间应短一些;若房间较大、室外无风或比较暖和的情况下开窗时间应相对长一些。据测算,以80平方米的房间为例,在无风或微风的条件下开窗20分钟左右就可使致病微生物减少约60%。 |
冬日生活每天“必须”室内通风
冬季来临,随着气温的下降,部分市民的户外活动逐渐减少,室内也很少通风,都喜欢呆在家里享受温暖。殊不知室内空气如果不流通,极易导致细菌滋生,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冬天一定要每天都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而且要学会正确方法。
冬季居室通风注意事项
家里的装修、吸烟、做饭、喷雾剂等,包括人体本身都会产生污染,导致室内微生物滋生,当这种污染在室内超过一定浓度后就会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专家提醒,居家通风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最好在每天的早、中、晚开窗通风3次,每次通风时间以15至20分钟为宜。有人认为开窗次数越多越好,其实也并非如此,因为冬季频繁开窗会使室温降低,老人和孩子容易着凉生病。
其次,如果房间较小、室外有风或较寒冷的情况下,开窗时间应短一些;若房间较大、室外无风或比较暖和的情况下开窗时间应相对长一些。据测算,以80平方米的房间为例,在无风或微风的条件下开窗20分钟左右就可使致病微生物减少约60%。
第三,如果室外污染物较多,车流量也比较大,就需要调整每天的开窗时间。早上稍提前一些,晚上稍拖后一些,争取在车少的时间开窗换气。如果遇到风沙、阴霾等恶劣天气,最好在有纱窗的情况下,窗户开小一点,并使用加湿器、湿化喷雾,或在暖气上放一盆水,以增加空气湿度,让灰尘和微生物都沉下去。
第四,老人和孩子最好在开窗之前加点衣服或者换到其他居室,通风后再回到室内,以免开窗后因温度骤降而患病。如果有重病患者,则需慎重开窗,尽量用紫外线消毒灯来净化空气。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室内温度不要因开窗而降到16℃以下,最好控制在16℃―24℃为宜。
刚装修的房屋如何通风
随着住房条件的逐步改善,许多市民购买了新房,然后就大规模装修,使用各种装饰材料装扮新家,殊不知在装修的同时也给日后家人的身体健康埋下了诸多隐患。对于新装修过的房屋必须在3个月后才能入住,因为3个月后屋内装饰材料中的大部分有机物质和有害气体才会释放出来。
专家介绍,新装修过的房子在通风前应该将房屋的门窗关闭12-24小时,并使室内的温度升高一些,这样有利于装饰材料中的有机物质和有毒气体尽快释放出来,使室内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和有害气体浓度达到较高程度,然后再把门窗打开,最好是前后对流通风,这样可以使室外的新鲜空气快速进入室内,屋内的有害气体和有机物质迅速得到稀释,并随空气流动到室外。
有条件的市民在装修后应尽量多通风一段时间,最好在6个月以上,这样会更加有利于居住者的身体健康,尤其是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人味污染”与室内通风
有关资料显示,室内空气污染,除了外部环境因素外,还与“人味污染”有关。
所谓“人味污染”,就是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化学物质,共计500余种,其中从呼吸道排出的有149种,如二氧化碳、氨等。如果让3个人在门窗紧闭的10平方米的房间内看书,3个小时后检测就会发现,房间内的二氧化碳增加了3倍,氨增加了2倍。所以紧闭门窗的时间越长,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就越高,人的感觉就会愈发压抑、发闷。
据了解,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经它排泄的废物多达171种。英国科学家曾对室内尘埃进行测定,发现尘埃中90%的成分竟是人体皮肤脱落的细胞。
另外,人体经汗液蒸发的尿酸、尿素、盐分、皮脂腺的分泌物等等,皆从皮肤散发到室内空气中。即使是健康人,每天通过吐痰、咳嗽、打喷嚏等,也会排出400亿个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弥散在空气中造成污染。若是房间内有病人,排出的病原微生物和有毒物质会更多。
为了防治这些“人味污染”,首先要经常开门开窗,通风换气,即便冬季气候寒冷,每天开窗亦应在2~4次左右。另外,还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理发,换洗衣服,常晒被褥,室内经常扫地拖地板,家具要用湿抹布擦洗,防止灰尘飞扬。
专家强调:卧室内不宜摆放过多的花草
冬季由于不经常开窗,室内的氧气相对较少,这对于患心肺疾病的患者来说无疑会造成更加缺氧的状况。而一些老年人往往还喜欢在卧室里摆放很多花,殊不知这样会造成夜间卧室内更加缺氧。由于植物光合作用是在白天太阳光照射在植物的叶片上才可以进行的,屋里的氧气也才能得到增加。而到了夜晚,这些花草就会吸入氧气,与睡眠中的人争夺室内的氧气,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