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10-64414097

2025ish供热展

“东润环能:让风光无限美好”

   2011-09-20 E路风机网34920
核心提示:2004年以前,业内人士对产业发展的担心集中在能否制造出大型风电机组,制造业能否满足风电装机的需要。而现在,设备已不再是问题
      2004年以前,业内人士对产业发展的担心集中在能否制造出大型风电机组,制造业能否满足风电装机的需要。而现在,设备已不再是问题,并网却成为影响风电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了《风电厂功率预测预报管理暂行办法》; 8月5日,国家能源局会议审定并发布了“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等18项重要标准;据了解,风电并网技术国家标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已通过终审。风电标准体系建设全面铺开。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业内各界人士对风电并网赋予极大的关注。作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并网及运营技术服务供应商,东润环能在风电并网技术服务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此,记者对东润环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刘丹进行了专访,聆听了她对风电并网方面的分析与建议。

“智慧能源应用技术领跑者”

“我们的愿景就是——智慧能源应用技术领跑者!”刘丹非常自信地说。

据刘丹介绍,东润环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发展绿色能源技术与服务为产业目标,致力于构建完整的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服务于未来社会。自2009年,东润环能开始涉足新能源并网技术的研发领域,经过3年多努力,已经成为目前国内领先的新能源并网及营运技术服务供应商。东润环能在已经取得近百个项目合作的成果的海量数据和经验积累的优势之上,进一步介入风电场运营管理服务领域,包括:风电调度并网支持管理系统、风电场群集控和生产管理系统等,做到更深层次的开发新能源并网技术。

东润环能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华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方电网等多家机构展开深入合作,为内蒙古电力公司、海南电网、大唐新能源、华能新能源、国电龙源、华电新能源、中广核、华润、国投电力、国华能源等二十多家电力、新能源投资(集团)公司及煤炭企业提供风电技术咨询、风电、光伏功率预测、CDM项目开发、能源审计、节能技术咨询等服务,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刘丹透露,在风电并网技术服务领域,东润环能已经是领军者。公司目前服务的项目已经达到一百多个,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风电并网、消纳和存储是三大重点

风电市场是东润环能服务的主要产业之一。提及目前我国的风电市场,刘丹认为,风电大跃进式高速发展时期已经过去,目前处于平稳增长期。

刘丹说,我国风电发展需要注意三大问题:并网、消纳和存储。并网技术是风电的瓶颈所在,原因很多。风能的不稳定性,必会对电网造成冲击。对此国家必须大力发展风电并电技术。在欧洲几个国家的电网是联网的,他们有较完善的风电功率预测,风力发电很容易被消纳,并且他们没有我国这样集中式的大型风电基地,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经验可借鉴。合理规划、精心设计、电网跟进、风电功率预测将是大型风电场开发的关注点和研发链,值得投入。

我国大型风电场大都位于电网末端,远离负荷中心,无法就地消纳,而东部沿海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电力负荷集中,能源资源相对贫乏,需要外电送入。因此如何扩大风电消纳能力,也是目前需要大力研究的一个问题。

此外,刘丹提出,风电电能的质量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风能相对与其他能源来讲,最大的劣势就是具有不稳定性。基于风电发电间歇性的特性,储能可消除发电波动,改善电能质量。在刘丹看来,目前业界对于风电电能质量的关注还很不够,包括储能、逆变以及风场监控等方面应获得更多资本的青睐。

刘丹透露,目前东润环能在风电并网技术服务、风电存储等多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肯定。

风电功率预测至关重要

风电场发电功率随风速的无序变化是电网无法大规模接纳风电的主要原因之一,建立风电功率预测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近日国家能源局下发《风电厂功率预测预报管理暂行办法》,文件要求到2012年1月1日,我国所有已并网运行的风电厂必须建立起风电预测预报体系和发电计划申报工作机制,而未按要求报送风电预测预报结果的风电厂不得运行并网。

作为风电功率预测领域的领军者,东润环能谙熟风电功率预测技术及服务市场。刘丹认为,国家能源局出台《办法》恰逢其时,这一举措将助推中国风电产业由注重规模增长向追求经济效益提升和规模增长并重的方向转变。

刘丹说,风电场之所以要进行风电功率预测,一般认为,是因为风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风电场出力不稳,给电网调度、调峰、安全等带来一系列问题。风电功率预测主要在于提高风电场发电效率、配合电网公司调度需求满足电网并网技术标准发展要求。随着风电并网规模的不断增加,风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要提高风电利用时间和接入量,有必要在调度端及风场端采用风电功率预测系统。

刘丹介绍道,按照我国对全国8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粗略统计,目前投运的风电场近480个,在建的风电场近150个,其中已经安装和正在开展招,议标工作加装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项目有150多个。到今年年底,最迟到明年7月1日,不考虑风电场动态建设及并网速度,至少要完成500个风电场的功率预测预报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目前,东润环能公司现有近百位工程服务人员,已经承接安装调试近百个项目,考虑每个项目工程服务团队的人员专业配置,且尽可能就近交叉工作,按每套系统安装周期大概需要30~45个工作日(其中自动实时气象站的建设受地方征地与施工环境影响导致施工工期存在不确定性)估算,大约需要200位技术熟练且跨专业的工程师连续工作10个月,基本可以完成安装任务。显然,如果有足够多的技术及服务人员,在一年之内完成这些项目是可实现的。但是,有没有足够多技术成熟的工程服务人员能随时分布到各个项目上去,或者说,如期完成如此庞大数量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项目的质量需要有更充分的准备。

预测精度不靠说,靠“积累”

欧洲和美国的风电发展经验表明,大规模的风电并网要求对风电功率进行准确预测,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开展了一些工作。刘丹表示,今后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预测精度,从技术上保障更多的风电并网和消纳目标的实现。

不过有专家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目前国内对于风电场气象信息预测的精度都不够高,或不能满足电力调度部门对风电调度的要求。目前我国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度如何,能否达到《风电厂功率预测预报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呢?

对此疑问,刘丹认为,风功率预测系统的核心就是预测精度。预测精度由数值天气预报、风电场测风数据、预测模型选择决定。国外在开展对风电场出力预测方面已经取得一些成果。在风能开发水平相对较高的欧美国家,各种模型的预测系统相继被开发出来,并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我国对风电功率预测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过,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东润环能采用的风电功率预测技术完全能够满足该《办法》的要求。

刘丹透露,目前市场上各类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预测精度不一。技术较好的能达到误差12-18%,水平差一些的则有25%。目前为止,东润环能所服务的上百个项目,预测精度较好,平均水平达到了20%,好的项目甚至预测误差仅有15%。可以说,东润环能在国内风电功率预测领域是名列前茅的。

“那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提高我国的风电功率预测精度呢?”记者问。

“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精度不是靠说,是要靠气象数据、历史经验、数据积累后的技术优化投入。”刘丹特别认真地强调。

她解释道,我国在该领域起步晚,准备工作也不及国外充分,例如,对风电功率预测系统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准备不够充分,对风电场气象信息的监测和收集技术不够成熟等,这些都制约着对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因此,对基础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管理以及如何提高预测精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内容。

据了解,西班牙、丹麦等欧洲风电强国的风电场大都安装了风电功率预测系统,丹麦拥有四个独立的天气预报系统(公司),丹麦电网公司调度中心在前一天会从四个天气预报机构收集数据,找出其中的差距分析原因,并与差异最大的那个机构进行沟通,可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而我国的气象部门只有一家,不存在这种可比性。其次,数值天气预报会受到风吹来方向的山脉、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到达风电场时候的风速和风向都会有不同,具体到每个风电场要根据长期的数据,找出数值天气预报与到达风电场时数值的差异规律。我国风电场还未积累足够长期的数据。

目前功率预测精度比较高的是德国,短期预测误差率已在5~8%以内,但这也是由20年前 25%的误差率优化到目前水平。刘丹表示,中国的风电起步晚于欧洲,虽然已经掌握大量的预测技术及方法,但准确度方面还有提高空间,而且国外技术与经验不能拿来照搬,毕竟中国风电的分布及并网特性与欧洲有很大差异,必须寻找适合中国电网实际应用环境的模式。

刘丹将风电功率预测形象地比喻为“马拉松”项目。她认为安装软件只是第一步,这第一步的工程质量也取决于预测建模技术及工程服务经验。东润环能的主要技术合作方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自2009年联合承建中国第一套风电场端功率预测系统(即北京京能新能源有限公司下辖7个风电场)以来,在数值天气预报、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等方面都有很丰富的经验积累,截止目前已经完成近2000万千瓦风电场的建模工作,在技术应用与服务体系方面已走在了国内前沿。

争做市场No.1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研发生产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主体有中国电科院、东润环能、国网电科院、华北电力大学、IBM中国研究院等。

“是的。目前风电功率预测市场的进入者很多。从项目投标单位数量来看,国内风电功率预测供应商有20多家,但是真正能做到建模与气象结合,有长久服务意识的公司还有待观察。其中我国已经安装和正在安装功率预测系统的项目有近150个,东润环能签约了100个。”刘丹如此说,“东润环能参与投标了国内90%以上的项目,根据我们的统计,满足能源局及地方电网公司要求的,价格大致在70~100万之间浮动,例如有些风电场已有测风塔且满足《风电功率预测功能规范》对测风塔选址的要求,只需要改造现有测风塔进行实时测风设备即可;一个49.5MW的项目和一个200MW的项目所需要的系统硬件可能也是有区别的,风场容量大、风机分布较分散或地形地貌复杂的项目就可能需要布置更多的实时气象监测点,以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所以价格不能一概而论。据说有些预测软件不采用实时测风数据,虽然也能做到预测,但如风电场未安装实时气象站,一是无法定标,损失电量计算没有统计依据,电网调度系统平台不能即时监测管辖范围内的实时风况,为电网调峰工作增加难度;二是不符合中国国情,不能满足国家有关《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风电功率预测预报管理办法》和各地方电网对实时风速等气象数据上传电网的要求。”

据了解,东润环能凭借与电科院携手推出WPFS VER1.0,加上国网电科院(南瑞集团)几乎占据了大半壁市场。

有关人士曾估算:按照国家规划,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5亿千瓦,如果风电场平均容量为5万千瓦(目前我国风电场大多为此容量),届时全国拥有的风电场数量是3000个,至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价格按一套100万元计算,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市场大约为30亿元。

对此,刘丹不予认同,她认为,其实风电功率预测市场最多也就在10亿元左右。“市场不大,进入者多,竞争自然会很激烈。”她表示,“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市场势必会进行整合,技术不过关、服务项目单一的企业会逐步被淘汰。”

据刘丹介绍,东润环能的核心优势非常明显,一是服务团队的建设。公司在全国风能资源丰富的省份即八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分别设有分支机构;二是在技术方面。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在预测技术和数值气象方面长期支持,同时在气象数据优化方面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通力合作,这对预测及气象数据的优化、对预测精度的提升帮助,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三是公司长期致力于新能源并网及运行技术服务,组织了专业的研发团队,与国内权威新能源科研机构、各地电网公司及风电投资公司展开技术合作,更深刻地理解新能源并网技术标准。

“我们的目标很清晰,就是成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并网及营运技术服务供应商’,成为市场的NO.1,我们将为此持之不懈的努力!”刘丹自信地说。

坚持“长期服务”和“4小时落地”服务

在采访过程中,刘丹一直强调东润环能的“长期服务”理念。

刘丹认为,在市场竞争中,最重要的法宝,就是系统投运后的技术优化与长期服务能力。系统投运后要根据风机的技术特性、风场的气候特性等数据积累、建模技术的不断提升来进行预测系统优化,这就需要功率预测系统供应商后期的技术及服务投入。目前东润环能的技术及服务团队就涉及到电力系统、气象学、智能控制及计算机工程等多项专业领域,进行系统投运后的预测模型优化和系统维护管理。

这一系列工作,也正是东润环能目前所做:确保风电场功率预测运行的稳定性,为提高风电场功率预测的准确度矢志不渝。

“面对客户,合作伙伴以及社会公众,聆听是东润环能理解客户、认识自我,计划行动,产生共鸣,赢得认同的根本法则。”刘丹介绍,为保证服务质量,提高响应速度,优化服务流程,东润环能公司在中国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内蒙古地区设立了子公司“内蒙古东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南网区域的广州设立了专营服务机构,并与广东、海南、云南电网建立了新能源并网技术服务合作关系,在国家八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新疆、甘肃、吉林、山东、江苏、辽宁等区域分别设有办事处和服务团队,并与当地发改委、电网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拥有一支行动效率极强的项目实施与运维服务团队,多数成员都具备多年的电力系统技术服务经验,并与国内大多主要风电投资公司建立了联系并开展服务。

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东润环能坚持“4小时落地”服务机制,项目实施实现本地化7*24小时全天候相应模式,为系统的搭建、维护与升级提供快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风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亟需提高目前风电的运行管理水平。东润环能致力于为风电行业提供全方位的并网技术服务,为我国风电的科学有序发展尽一臂之力。整个采访过程中,刘丹始终淡定而自信,她介绍了自己的团队,活跃、朝气,富有激情。她说,我们要做真正的国内新能源并网及营运技术领跑者,这一信念坚定而执着,并且将为实现“智慧能源应用技术领跑者”这一梦想,矢志不渝!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